7月26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16条,明确构建一套网号、网证的申领、推广和使用制度等。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自愿向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其后在接受互联网平台服务时,可以出示网开云 开云体育号、网证用于核验其真实身份信息,而无需向平台提供详细的个人身份信息。
此消息一出便引发诸多讨论。以出示经认证的统一网号、网证替代向平台提供个人实名身份认证信息,是否能减少平台超范围采集、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持网号、网证上网,会影响个人上网的自主权利吗?
南都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提及的“国家网络身份认公共服务平台”已有移动端版本推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于一年前上线,开发者为公安部,目前仍处在试点阶段,研究适用的应用场景包括互联网用户账号实名注册、登录,异常账号用户身份重新核验等。已接通这项身份认证服务的APP包括10款政务APP和57款互联网APP。
针对公共服务平台的个人信息收集权限,《征求意见稿》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不得超出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在向自然人提供公共服务时应当依法履行告知义务并取得其同意。未经自然人单独同意,公共服务平台不得擅自处理或者对外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用户要求,及时删除用户个人信息等。
需要指出的是,《征求意见稿》强调以自愿为原则,明确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自愿向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按照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为用户提开云 开云体育供安全、便捷的身份登记和核验服务;鼓励互联网平台按照自愿原则接入公共服务,用以支持用户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等。
同时,为保证推广效果,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公共服务平台依法落实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国务院民政、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卫生健康、铁路、邮政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上述服务的推广应用和监督管理工作。
一款名为“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介绍称,为落实国家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相关要求,公安部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建设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这款App的上线时间为一年前,开发者为公安部,目前仍为试点版。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上写到,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有三大优势:首先是权威性,使用法定身份证件信息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并结合生物特征等多个因子核验身份,确保结果权威可信;其次为安全性,不使用个人明文身份信息,避免被相关方过度采集、留存和冒用,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再次是便利性,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便可核验身份。